新媒体挑战、观众老化是目前全球纪录片面临的共同问题。英国BBC、日本NHK、美国探索集团与国家地理频道相继采用大片策略,开辟新媒体空间,吸引年轻观众。而新媒体自制节目开始发力,它们的作品表明,新媒体依靠自身资源已经完全可以制作、播出成功的纪录片。如优酷自制的《了不起的匠人》,而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火爆B站并拍成电影的传奇经历说明,网络比电视更易于找到准确受众。日前,自然纪录片《地球脉动2》在英国BBC播出时创造了收视纪录,这部纪录片的出品名单里包括中国新媒体领军公司:腾讯。这是BBC第一次与新媒体合作。该片在腾讯视频播出,也以7.6亿次成为中国网络传播的纪录片冠军,这并不意味着电视已日薄西山。电视依然拥有强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,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为纪录片打开新空间,《寻味顺德》《传家》等节目通过电视与新媒体的合作,不仅创造了文化影响力,而且转化为市场驱动力。
“新媒体有一定的市场空间,但到底应该怎样定位尚无定论,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找到成熟的市场盈利模式。”张雅欣告诉记者,很多一线工作人员甚至觉得近来新媒体空间略微有些萎缩,“至于2017年怎样变化,令人充满期待”。中国纪录片近来在内容方面的特点,张同道归纳为:浓墨重彩描绘红色文化,精工细作打造历史文化,风尘仆仆记录社会现实。重大主题是中国纪录片特色之一。2016年,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、红军长征80周年,一批纪念性作品应运而生:《筑梦路上》《面向世界的中国共产党》《重生》《致未来书》和《长征》《红军不怕远征难》《长征纪事》《震撼世界的长征》《薄复礼的长征》等,主题相同,角度翻新,尤其国际视角与国际团队的介入为红色主题表达提供了新尝试。
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自然也是近年来纪录片的重大主题。《一带一路》《穿越海上丝绸之路》《海上丝绸之路》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国家主题。业内专家认为,这些纪录片“将宏大主题落在地上,拍人的生活,人的命运。这些普通人所追求的是一个共同梦想:文明和富裕。”
除了《地球脉动2》,另一部关于动物的电影《我们诞生在中国》在中国院线取得较大成功。由SMG尚世影业、迪士尼影业与北京环球艺动影业联合出品的这部电影,讲述了中国珍奇动物大熊猫、金丝猴与雪豹的故事。另一部展示藏羚羊、雪豹、野牦牛、长臂猿等珍奇动物的《自然的力量》,也以较高水准显示了中国自然纪录片前行的信心和力量。据《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7》课题组调查显示,2016年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总投入为34.7亿元,总产值超过52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5%和12%。专业纪录频道和卫视频道全年共播出纪录片约7.76万小时,同比增长1.6%。
另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,近年来,纪录片制播的国际化已成常态,一批中外合拍片非同凡响,如《中国春节——全球最大的盛会》《中华的故事》《孔子》《秦始皇陵的惊天秘密》《丝路崛起》《智慧中国》等。去年以来,历史题材、自然题材新创作的纪录片确实没有出现让人眼前一亮、耳熟能详的作品,但从近来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展映的作品看,纪录片人还是做出了许多可贵的探索,比如《生门》《镜子》《中国的梵高》等现实题材纪录片。“虽然数量还不是很多,但质量上比一些在审美、艺术层面上很讲究的纪录片更有震撼力,更直抵人心,这些是近来纪录片生产的亮点。”她说。《孔子》《功夫少林》《历史的拐点》《从秦始皇到汉武帝》《中国文房四宝》《传家》等以不同方式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;现实社会在《人间世》《生门》《工匠精神》《大国工匠》《上海工匠》《了不起的匠人》等作品中呈现出繁富而复杂的面孔。描写农村脑瘫女诗人余秀华成名之后离婚的曲折历程的《摇摇晃晃的人间》,获得了荷兰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评委会奖。
创艺享在市场前沿的角度,提供数字楼盘动画、三维建筑动画的渲染,为单位、科技展览、客户提供数字技术方面的服务,始终以创新的视角,与时俱进。
——创艺享数字视效技术应用行业中的团队!
——创艺享立足南京,面向全国,数字视效技术行家!